2)第384章 屯耕朝鲜?_大汉第一太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、嫡长子等具备直系继承权的群体,也并不包含在‘分门别户令’之内。

  这样一来,问题就出现了。

  我作为一家之主,肩负着家族延续、宗祠繁荣的神圣使命,那我就必须保证:我这一带积攒下来的财富,要尽可能最大限度的交到继承人,即长子手中。

  而对于那些必将会分门别户,三代之后就形同陌路的庶子、幼子,‘我’并不舍得给他们分太多家产。

  所以,‘我’大概率会把田、宅、铺等固定资产全部,起码是绝大部分留给长子,只给幼子们分一些钱粮细软,让他们自谋出路。

  在这样的行为逻辑下,‘余子’这个群体,也就应运而生。

  余子,从来都不分家世、出身,无论是农户之子、商贾之子,亦或是豪强高门之后,只要是‘非嫡非长’,就必然会迎来成为‘余子’的那一天。

  差别仅在于:农户出身的‘余子’,可能会把父母给自己的钱财短时间内花光,然后流落街头,混迹于‘游侠’之列;

  商贾出身的‘余子’,则会从父亲手中,得到一笔相对不菲的‘分家费’,而后以此为本钱自立门户,艰难创业;

  至于豪强、贵族子弟,倒是比前二者幸运得多。

  ——作为高门之后,这些人即便是‘余子’,也大概率能得到家族小部分的不动产,以及相当庞大的钱财;

  所以这些人的选择面,无疑就比前二者宽了很多。

  如果有本事,那可以用老爹给的钱做生意,富甲一方;

  亦或是买官入仕,成为一名‘赀郎’,谋求仕途;

  又或者,拿这笔钱买几百上千亩田,再找些佃农,成为一个小地主;

  若没本事,也完全可以原地躺平,坐吃山空,无忧无虑的过上一生。

  而这三类‘余子’群体,无一不是汉室严防死守,恨不能赶尽杀绝的‘不稳定因素’。

  ——游侠、商贾,以及:准豪强!

  没错。

  这些出身名门望族的‘余子’,就是最具有成为地方豪强潜力的群体。

  这些人无论是为商做贾,还是兼并土地,又或是‘坐吃山空’,都会对汉室的统治造成威胁。

  最主要的是:这些出身名门,具有开阔眼界的‘二代’们,所能发挥出来的破坏力,往往不是农户、商贾之后所能比拟······

  所以实际上,汉室奉行的陵邑制度和分门别户令,本质上,就是主要针对这些出身名门望族,又手握庞大社会资源的‘二代’们。

  先是分门别户令,将这些高门之后从家族的庇护中拉出来,使其‘形单影只’;

  之后便是陵邑制度,将那些展露出‘野心’的刺儿头迁入关中,以皇权强行镇压;

  与此同时,再辅以全方位、无死角的仇视、蔑视商贾的社会风气,得以将这些封建时代的社会不稳定因素,尽数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
  但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